近日澳洲政府通過《新聞媒體議價法》(News Media Bargaining Code),要求 Google、Facebook 科技巨頭平台發布新聞媒體內容時,必須將廣告收益與新聞媒體共享廣告利益。面對法令以及與論壓力, Google 妥協了?Facebook 強硬傲慢?澳洲政府獲得勝利?最終誰會是贏家?
本文段落:
- Google 為何願意付費?是因為向澳洲政府妥協嗎?
- Facebook 為何不妥協?敢強硬封鎖澳洲媒體內容?
- 澳洲政府、媒體贏了嗎?新聞媒體被科技巨頭剝奪了什麼?
- 媒體的未來?結合科技、數據力量達成數位轉型
- 結語,就算數位轉型道路崎嶇難行,也要繼續前進!
這幾天炒的火熱的議題「澳洲政府及媒體與科技巨頭」之爭,相信這幾天新聞、媒體報導都已經把整個過程內容敘述得相當清楚,也引發了媒體、科技二派的聲音出現。
該事件簡而言之,澳洲政府擬立《新聞媒體議價法》(News Media Bargaining Code)若技術平台使用當地新聞媒體內容時,需要補貼新聞媒體。
《新聞媒體議價法》(News Media Bargaining Code)
旨在擁有在澳大利亞運營的大型技術平台,以補貼當地新聞出版商在其平台上可獲得的新聞內容。始於2020年4月,當澳大利亞政府要求澳大利亞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ACCC)開始起草該法案時,它在議會中獲得了廣泛支持,但遭到Facebook和Google的堅決反對。[1] [2]這將要求利益相關者量化社交媒體上與新聞網站的鏈接所產生的收入,將收入支付給本地新聞發布者,並在發生爭議時同意進行仲裁。Nine Network估計該金額為4.32億美元。
而引起廣泛討論的其中原因就是,Facebook 以強硬方式封鎖澳洲內容作為回應,Google 妥協願意與當地媒體合作支付費用,二個科技巨頭採取不同方式回應,因 Google 願意支付費用給媒體,反而讓 Facebook 瞬間成了眾矢之的。
總結目前狀態,Google 妥協願意支付費用、Facebook 封鎖內容作為回應,而澳洲媒體看似初步獲得勝利,但媒體真的贏了嗎?科技巨頭真的輸了嗎?這是傳統媒體與科技巨頭之戰嗎?
針對此次事件,我們應該要更深入的思考「媒體內容」、「科技平台」、「廣告營收」這三者之間的關係鏈,才能更加完整地看清這一盤局。
▎Google 為何願意付費?是因為向澳洲政府妥協嗎?
引用:A new licensing program to support the news industry
Today, we are announcing a licensing program to pay publishers for high-quality content for a new news experience launching later this year. This program will help participating publishers monetize their content through an enhanced storytelling experience that lets people go deeper into more complex stories, stay informed and be exposed to a world of different issues and interests. We will start with publishers in a number of countries around the globe, with more to come soon.
引用:Google媒體授權計畫開跑,News Showcase現身德國與巴西
Google在今年6月發表了媒體授權計畫(licensing program),準備支付款項予出版商以換取高品質的新聞內容,而Google於10月1日推出的Google News Showcase即為該計畫的具體呈現。
引用:Our $1 billion investment in partnerships with news publishers
We’ve signed partnerships for News Showcase with nearly 200 leading publications across Germany, Brazil, Argentina, Canada, the U.K. and Australia. The publications include award-winning national titles like Der Spiegel, Stern, Die Zeit, Folha de S.Paulo, Band and Infobae alongside regionally and locally significant publications such as El Litoral, GZH, WAZ and SooToday. The number of news publications will grow as we work to expand News Showcase to other countries including India, Belgium and the Netherlands.
2020年6月25日 Brad Bender (VP Product Management, News) 發表 A new licensing program to support the news industry 文章,說明 Google 發布媒體授權計畫(licensing program),Google 新聞計畫將與各個國家新聞及出版業簽署合作夥伴關係。
2020年10月1日 Sundar Pichai (CEO of Google and Alphabet) 發表 Our $1 billion investment in partnerships with news publishers 文章,裡面說到 Google News Showcase 產品會與新聞出版商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共同投資10億美元。
並且與德國,巴西,阿根廷,加拿大,英國和澳大利亞的近200家領先出版物簽協議合作,包含了 Der Spiegel、Stern、Die Zeit、Folha de S.Paulo、 Band、Infobae、El Litoral、GZH、WAZ、SooToday,Google News Showcase 還會與更多國家新聞出版合作。
從以上時間點來看,Google News ShowCase 服務,是於 2020年有計劃的與各國新聞媒體簽署合作夥伴關係,讓新聞媒體從 Google News 獲得內容收益。
所以,其實不是所謂的 Google 對澳洲新聞媒體態度放軟,或是與澳洲政府 新聞媒體議價法 妥協,而是 Google 已經有媒體授權計畫(licensing program),讓 Google News Showcase 可以使用各國新聞媒體內容並與之分享利潤。
Google 為何願意付費?
Google News Showcase 為何願意對新聞媒體內容付費?
首先得知道 Google News Showcase 是如何使用新聞媒體的內容?
引用:Answering your top questions about Google News Showcase
What is Google paying for?
Payments are made for the publishers’ curatorial expertise for beyond-the-paywall access and to curate content for story panels. Publishers receive monthly fees, which are intended to provide payments over three years. News Showcase is not a pay-per-click model, anything publishers get in terms of additional traffic from story panels or new subscribers is on top of that fee.
從 Answering your top questions about Google News Showcase 文章說明,使用者可以於 Google News Showcase 看各新聞媒體文章內容,因此這已經是與內容版權有關!
所以於情於理 Google 是無法站得住腳,就算面對訴訟贏面也不會多高,畢竟是內容呈現於自己產品內,而非導流至各新聞媒體文章頁面,對於新聞媒體而言是剝奪了流量,進而影響了新聞媒體營收。
但是 Google Search 服務與 News Showcase 面對爭議卻有著不同的態度,Google 搜尋服務也曾面臨過爭議與訴訟,但卻沒有像 News Showcase 相同的處理模式,而是以強硬的態度面對訴訟。
儘管Google搜尋很受大眾喜愛,但也有組織對它發出批評的聲音。2003年,紐約時報聲稱Google對其網站抓取與形成的快取侵害了網站內容的著作權。[115]在這個問題上,內華達地方法院審理了相關的Field v. Google和Parker v. Google兩個案件,Google成功地為自己作了辯護,推翻了指控。[116][117]
引用:wikipedia Field v. Google, Inc.
- Operator did not directly infringe on author’s copyrighted works;
- Author granted operator implied license to display “cached” links to web pages containing his copyrighted works;
- Author was estopped from asserting copyright infringement claim against operator;
- Fair use doctrine protected operator’s use of author’s works; and
- Search engine fell within protection of safe harbor provision of Digital Millennium Copyright Act (DMCA).
小結
我們從上述二個案例來看,Google News Showcase 會與澳洲媒體簽署合作夥伴關係,最主要的原因是 Google News Showcase 產品需要新聞媒體內容,提供使用者閱讀於 Google News Showcase 產品內閱讀。
因此,Google News Showcase 為解決內容版權爭議的議題,與各個國家新聞媒體簽署合作夥伴關係,各個國家中澳洲是其中一個,所以 Google 向澳洲政府或媒體放軟的說法其實是不盡然。
▎Facebook 為何不妥協?敢強硬封鎖澳洲媒體內容?
引用:The Value of News on Facebook
What the proposed law introduced in Australia fails to recognize is the fundamental natur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ur platform and publishers. Contrary to what some have suggested, Facebook does not steal news content. Publishers choose to share their stories on Facebook. From finding new readers to getting new subscribers and driving revenue, news organizations wouldn’t use Facebook if it didn’t help their bottom lines. But we think we can do more and through the Facebook Journalism Project we have the right resources and team in place to bring innovation to the future of digital news.
We launched The Facebook Journalism Project four years ago to work with publishers to help them succeed on our platform. We pay hundreds of publishers for access to more of their content for Facebook News, a product we’re working to bring to more countries this year. Through meaningful collaborations with publishers, we’ve built free tools, products and programs and we’ve landed on ideas that actually work. Our Accelerator programs have brought real financial benefit to over 120 publishers across the world. Updates to Instant Articles and our subscriptions product have improved monetization for publishers significantly. We’re bringing Facebook News to more markets this year, beginning with the UK, which we launched in January, and we’ll continue to build new products for and with publishers. We’re also kicking off a new focus area of the Facebook Journalism Project to support independent journalism.
引用:Facebook News新聞分頁正式在美國上線 加入更多在地新聞、影片內容
Facebook News新聞分頁服務在去年便吸引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BuzzFeed、Business Insider、NBC、USA Today、洛杉磯時報在內媒體新聞加入合作,此次更宣布與更多在地新聞內容,以及影音內容合作,藉此增加Facebook News新聞分頁服務可看性
Facebook 聲明中講到,Facebook 平台與媒體間的關係不同,Facebook 不會竊取新聞媒體內容。Facebook 平台是讓發布者在平台上分享故事。
Facebook 四年前啟動 Facebook News 計畫,Facebook News 向數百家媒體付費取得內容訪問權限,該產品於今年將會帶入到更多國家。
Facebook 為何不妥協?
從產品的本質來說,Facebook 是一個社群平台,提供給每個人與大眾、朋友、粉絲們分享自己故事,做得好還可以累積聲量,成為社群平台的意見領袖。
而 Facebook News 則是與 Google News Showcase 同樣概念,與新聞媒體合作付費取得內容後,讓用戶能在 Facebook News 看到各個新聞媒體內容。
Facebook 平台裡的內容是由每一個人發布、分享產生,而非 Facebook 平台爬取各個網站內容呈現,因此本質上與 Google News 或 Google Search 截然不同。
而新聞媒體自行於 Facebook 平台開啟紛絲專頁、發布新聞連結,這些皆算是用戶自行分享的行為,並且發布內容則是連結回新聞媒體網站閱讀,所以對新聞媒體網站流量經營是有幫助。
Facebook 演算法關係觸及率越來越低、發布內容審核、刪除議題則是另一項議題,不適合與這次議題混合一起討論。
Facebook 為何強硬封鎖澳洲內容?就算行為引起媒體憤怒也要封鎖?
引用:臉書拒付費之怒:滅國式封鎖?Facebook「全球禁言」澳洲新聞業
自18日清晨開始,澳洲本地的使用者將不得在社群平台上分享新聞內容;澳洲各級新聞媒體的FB粉專,不僅遭到全面停權封殺,全球其他國家的使用者也完全無法在個人FB頁面上「閱讀/分享澳洲新聞」。
Facebook 無預警的強硬封鎖澳洲媒體內容,就算引起各個國家媒體憤怒也無法動搖?於情 Facebook 站不住腳,於理 Facebook 或許有不得不的考量?若就算有情緒化的報復外,也不是最主要因素。
Facebook 產製內容模式是所謂的 UGC (User Generated Content),透過用戶自行發表、分享內容於平台上,Facebook 平台不產製內容,而是由用戶主動發文並與用戶互動產製出內容。
使用者原創內容(英語:User-generated content,縮寫:UGC)指網站或其他開放性媒介的內容由其使用者貢獻原創。約2005年左右開始,網際網路上的許多站點開始廣泛使用使用者原創內容的方式提供服務,許多圖片、影片、部落格、Podcast、論壇、評論、社交、Wiki、問答、新聞、研究類的網站都使用了這種方式。
所以,若以澳洲政府《新聞媒體議價法》(News Media Bargaining Code)內容而言,Facebook 用戶只要發布、分享澳洲新聞媒體連結,Facebook 就不得不踩到《新聞媒體議價法》,因此也只能將澳洲新聞媒體貼文連結、粉絲專頁封鎖。
或許會說 Facebook 只要與澳洲新聞媒體簽約付費就解決了呀!但這問題又回到爭議的原點 《新聞媒體議價法》內容定義與 Facebook 內容產製模式不同。
我們理性思考一下,當澳洲政府用法令要求 Facebook 需向新聞媒體支付費用時,這行為不也是用法令強硬手段要求?而 Facebook 目前是以不提供服務(封鎖澳洲新聞連結、分享、粉絲專頁) ,是先以自我保護為優先考量,於商業營運來說也是合乎邏輯。
小結
Facebook 面對與回應澳洲政府 《新聞媒體議價法》的法令要求時,大家看到的是 Facebook 在捍衛自身利益、態度傲慢、強硬的地回應澳洲政府、新聞媒體,而我看的是 UGC 平台在捍衛自身的商業模式,這是一項很嚴肅的議題!
如果當 Facebook 向澳洲政府 《新聞媒體議價法》妥協的話,那麼未來將會發生什麼事?
當最大的 UGC 社群平台妥協後,將會漸漸地影響了所有 UGC 社群平台的長期發展,影響的不只是 Facebook 平台,而是未來各個 UGC 社群平台將會面臨到同樣挑戰,例如 Twitter、Instagram、Reddit 這些由使用者產生內容的社群平台。
最終將漸漸地演變成,只要任何新聞媒體「主動」於 UGC 社群平台發布內容時,新聞媒體就可以要求 UGC 平台付錢?
新聞媒體內容從 UGC 社群平台得到曝光,並且導流至新聞媒體網站閱讀內容,獲得了曝光及流量效益後,亦當發布內容的量體變更多時,新聞媒體是否就可以再次要求 UGC 平台要付錢?!
我們思考看看這樣的邏輯,是 Facebook 比較傲慢、強硬? 還是澳洲政府、新聞媒體比較傲慢、強硬?
▎澳洲政府、媒體贏了嗎?新聞媒體被科技巨頭剝奪了什麼?
引用:《新聞媒體議價法》(News Media Bargaining Code)
該法案旨在應對廣告收入從新聞媒體公司向數字搜索和社交媒體公司的轉移。其目的是創建一個議價代碼,以將搜索和社交媒體公司產生的數字廣告收入轉移回新聞媒體公司。
它將要求利益相關者同意平台分發的新聞內容的美元價值,將收入支付給註冊的新聞發布者,並同意在發布者與平台之間就網站的價值發生爭議時進行最終報價仲裁。
依據新聞媒體議價法內容,不諱言的澳洲新聞媒體要向 Google、Facebook 科技巨頭索取廣告收益,以新聞媒體的立場而言,內容是由新聞媒體方產製,理當科技巨頭們的平台的廣告收益也要給新聞媒體方。
前面我們有解釋 Facebook、Google 運用新聞媒體的模式不同,以及 Google、Facebook 分別採取不同作法回應,且大新聞媒體網站也給予科技巨頭很血淋淋的評論,看來澳洲政府、新聞媒體似乎贏了這場仗?
但,在我看來,澳洲政府、新聞媒體們是標準的「贏了面子,輸了裡子」!
面對 Google 輸了什麼?
表面上贏了從 Google 收取內容授權費用,裡子輸了與讀者互動關係,以及「第一方資料」收集!
短期來看新聞媒體可以從 Google 獲得收益,卻失去了與讀者閱讀間的關係,包含了讀者閱讀喜好、主題、分類、關鍵字等可以長期營運的關鍵資料、數據。
只要把時間一拉長,新聞媒體的競爭力只會越來越低!長期來看是徹底輸了!
面對 Facebook 輸了什麼?
表現上贏了眾媒體的與論,裡子輸了重要流量管道!
Facebook 社群平台上已經有全世界的人在使用,儼然是一座人群聚集的場所,新聞媒體要的就是這群人!
新聞媒體目標是要在 Facebook 社群平台上盡可能的貼文導流,將您的目標讀者盡可能的接觸,當新聞媒體從 Facebook 平台上引導越多人進入網站閱讀,也就代表著新聞網站的流量也因此受惠。
而在新聞媒體多元營收中,數位廣告收入、合作廣編文也因此可受惠,反之則是一落千丈。
引用:In Australia, Facebook’s ban on sharing news stories has sent publishers’ traffic tumbling
The X-axis here is a span of 38 hours, starting at 11 a.m. on Wednesday, Sydney time. The first half of the chart looks pretty normal — a nice hearty plateau of Facebook traffic in the afternoon and evening Wednesday, followed by a normal overnight dip as Australians go to sleep. The next morning, traffic started to creep up as it would on a typical day — until Facebook turns off the tap around 5:30 a.m. local time.
從上圖就可以明顯看到,當新聞媒體內容沒有了曝光管道時,流量瞬間下滑到幾乎沒有,還沒有獲得實質收益幫助時,自己卻先輸了。
2/23 補充(2/21 開始撰寫本篇時, 2/23 Facebook與澳洲政府新聞發布)
引用:Facebook Reaches Deal With Australia to Restore News
“Going forward, the government has clarified we will retain the ability to decide if news appears on Facebook so that we won’t automatically be subject to a forced negotiation,” Campbell Brown, Facebook’s vice president for global news partnerships, said in a statement. “It’s always been our intention to support journalism in Australia and around the world.”
Facebook全球新聞合作夥伴關係副總裁坎貝爾·布朗(Campbell Brown)表示:“展望未來,政府已明確表示,我們將保留決定新聞是否出現在Facebook上的能力,這樣我們就不會自動受到強迫談判。” 。 “我們一直打算在澳大利亞和世界各地支持新聞事業。
如「Facebook 為何強硬封鎖澳洲內容?就算行為引起媒體憤怒也要封鎖?」這段寫的,Facebook 是 UGC 平台,內容產製是用戶而非 Facebook 平台,因此為了避免不得不踩到《新聞媒體議價法》而做出的決策。
小結
澳洲新聞媒體與科技巨頭之戰中,澳洲政府、新聞媒體方贏的了與論,但實質上是徹底輸了,不管是面對 Google、Facebook 科技巨頭,或是最重要的讀者亦是。
對用戶、讀者來說無關痛癢,新聞媒體多、社群平台多、電子報管道、RSS、朋友訊息 …等一堆可獲得資訊管道,所以少了 Facebook、Google News Showcase 資訊管道似乎影響不大,但對新聞媒體影響可是甚巨!
回過頭來看,當 Facebook 有一段所謂流量紅利時,不管當時是新出、既有媒體無一不受惠,也在當時崛起許多新媒體,既有媒體們是否有思考到,數位廣告收益與科技巨頭分享?
畢竟科技巨頭建構的平台、營運平台聚集一群用戶免費使用,也是需要大量人才、機器、流量..等營運成本,新聞媒體可以於平台上發文獲得讀者、流量,是否是理所當然的免費?
任何產業經營皆有成本與費用支出,不管是新聞媒體人才、科技巨頭人才皆是、其他產業亦是。
所以,平台營運所需要的收入來源會就是「廣告主」們,平台有大量人群聚集使用,對於廣告主來說就是一個可以觸及廣告的場所,而平台方就有機會從廣告端獲得營收,並持續經營平台,這就是所謂的「羊毛出在狗身上,由豬買單」商業模式。
也正因此模式關係,新聞媒體端在社群平台貼文導流也無需費用。
試想,反過來思考一下,若平台方把媒體新聞每一則貼文導流都要收錢的話,新聞媒體有辦法支付龐大費用?還有免費流量管道獲取?
所以,Facebook、Google 才會發展出數位廣告、程序化購買..等新型態數位廣告平台,透過數位廣告獲得營收以持續經營平台。
當然現在可以說 Facebook 演算法影響、數位廣告營收 Google、Facebook 佔比過多、搶走新聞媒體廣告營收,這論點看似對也不對,這些議題之後用另一篇文章來討論,而這次主題的主軸不在此,也避免邏輯混淆。
▎媒體的未來?結合科技、數據力量達成數位轉型
與讀者建立長期關係、收集第一方數據、建立 CDP 全面整合運用
我們回歸到媒體產業特性來思考,媒體所需要的是「曝光」、大量的曝光「管道」,越多人看到內容越好!
唯有更多人看到內容,媒體才會有實質的力量(流量)以及影響力(品牌),而這些單靠新聞媒體網站是無法撐起來的,若是在網路時代、社群平台時代之前或許可以,但在數位時代裡已經遠遠的不足!
媒體在數位時代裡,除了做好內容已經遠遠不夠,有內容卻沒管道曝光也就等於沒人看,媒體必須擁抱科技、運用科技力量將媒體內容推出去。
這也正是目前媒體面臨到的困境,因此「媒體數位轉型」議題近幾年從國外到國內都在討論,FIPP 年會議題也包含在內。
媒體數位轉型
媒體數位轉型議題相當的廣,從策略目標、強化營收核心、數位行銷、數位廣告、技術運用、敏捷團隊…等都有很深的需要跨足涉入,目前有寫幾篇文章於「數位轉型分類」,之後有機會再撰寫「媒體數位轉型」文章。
而媒體數位轉型的最經典案例就是「華盛頓郵報」。
貝佐斯一直很強調「量大質優」的概念,向Google、Facebook、Apple低頭的舉動雖然引起爭議,但是在新聞質量不變的前提下,《華盛頓郵報》的流量也有了巨大提升。
《華盛頓郵報》與社交媒體的共存關係,也體現在了新聞生産上。2015年,《華盛頓郵報》曾經鼓勵外電記者使用Instagram或Snapchat來報導新聞。負責外電的編輯斯瓦特(Swart)認為,社交媒體也可以從消費資訊變成記者生産新聞的工具。
但是,過度依賴Facebook增加流量,並非全然無後顧之憂,Facebook靠著10幾億的用戶和算法控制了互聯網資訊的入口,讓很多人憂心Facebook將會綁架新聞媒體,因為在這個看流量的年代,媒體終究得低下頭,然後乖乖跟Facebook討論著廣告分成。
在這麼一系列的改造下,數據相當好看。《華盛頓郵報》網站的獨立訪問數從2013年8月貝佐斯剛接管時的2600萬成長到2015年11月的7200萬,並且打敗《紐約時報》。
2016年 華盛頓郵報 是如何看待科技巨頭的社群媒體平台,以及如何將內容運用到社群媒體,新聞內容結合社群平台力量,大幅提升網站訪問數!反觀看到現在澳洲政府、新聞媒體的思維。
媒體結合科技、數據力量,運用平台、跳脫平台綁架
媒體產製內容吸引讀者進站閱讀,暸解讀者對哪些主題、類型、文章、關鍵字、主題…等有很深的黏著度,並常透過哪些外部管道進站閱讀,再依據數位行銷端、廣告營收端將讀者分眾,最將各分眾讀者於站內、站外皆能精準分眾溝通。
上面這一句話聽起來理所當然,也是媒體知道要做的事,但這背後其實是運用了很深的技術、數據力量支撐,而社群媒體平台只是這其中一個環節,當讀者在那裏時內容主動出現在那裡,這就是最終目標!
科技巨頭、社群平台只是媒體內容觸及讀者的管道而已,背後所有資料皆掌握在媒體自己手上,掌握好第一方數據就能跳脫平台綁架,因為最終的資料、數據皆是在自己手上,眾多社群平台只是幫助把內容傳遞給讀者點擊,進而導流到網站閱讀。
媒體 CDP (Customer Data Platform) 是數位轉型重要關鍵!尤其當第三方 Cookie 開始封鎖後,第一方資料數據就更顯得珍貴!
尤其媒體是內容產製方,更是行為資料產製方,再結合社群平台導流近戰的資料做整合,不管是在產品營運、讀者(受眾)經營、行銷科技 Mar-Tech、廣告科技 Ad-Tech 皆是能有所幫助。
引用:New York Times Shows Growth Everywhere But Advertising
One of the Times’ new advertising bets is around first-party data solutions. The Times will seek out privacy-safe ways of ad targeting vis-a-vis its first-party data solutions this year, Thompson said.
Going forward, the Times expects even lower advertising growth than its 7% average. The Times will return to year-over-year revenue growth by the second half of 2020, but it won’t reach the previous 7% growth number.
引用:First-Party Data Delivers 20% Of New York Times’ Digital Ad Revenue
Digital ads that use The New York Times’ first-party data accounted more than 20% of the Times’ core ad revenue in Q4 of 2020. The year before, revenue from ads with first-party data totaled just 7%.
Overall, digital ad revenue fell 2% from the year before, to $90.1 million. Q4 revenue overall rose .2% to $509.4 million.
The push to use first-party data comes as the New York Times focuses on being a subscription-first business. The advertising it does run must meet high standards for overall user experience – like showing more personalized ads and removing the low-quality ads that can sneak in programmatically.
《紐約時報》 2020年也開始運用第一方數據解決方案幫助廣告端營收,2020年數位廣告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為9010萬美元。第四季度整體收入增長了0.2%,達到5.094億美元。
▎結語,就算數位轉型道路崎嶇難行,也要繼續前進!
透過這次澳洲政府 《新聞媒體議價法》與 Google、Facebook 科技巨頭之戰始末分析,希望能用理性以及客觀面向來看這整件事件,除了看熱鬧外也要看門道。
媒體於數位上競爭越來越激烈、營收也日漸受到挑戰,也因為在數位環境上各種新媒體的崛起,讀者有更多媒體內容可以選擇,社群媒體平台搶走所有人的時間、科技巨頭掌握絕大比例的數位廣告營收,讓媒體不得不發出怒吼的聲音。
內容有價
過去紙本媒體時代「內容有價」是有價格,讀者必須花錢買單刊買或是長期訂閱,讀者付費購買是媒體直接營收。
現在數位媒體時代「內容有價」是有價值,透過內容吸引目標讀者閱讀,讀者閱讀所產生「資料」背後,是媒體創造多元營收模式可能。
引用:會員制、訂閱制、半訂閱制、付費牆、半付費牆,媒體數位轉型的商業模式適合哪種?
「內容有價」核心思想、價值主張是毫無疑問的,世上萬物皆有價或有價值,而我們在有價與收益間的模式,或許要分開來思考。
思考內容有價的商業模式,可以不單單只有「內容有價」=「內容收費」的一條路,而是思考多條路來支撐「內容收費」這條路前進。
如同前面所講「免費增值商業模式」,用「流量變現」的時間換取「內容收費」的空間。
媒體類型有新聞媒體、產業報導媒體、社群媒體、垂直媒體…等,雖然是媒體產業但屬性皆是大不相同,營收模式也都不盡相同,媒體必須要了解自身是什麼屬性媒體,否則就算做再多也都無法有實質幫助。
初步簡單來說,新聞屬性媒體就是要即時且大量內容、大量曝光、快速獲取流量,再從流量透過數位廣告變現。
垂直屬性媒體就是要把內容做深比即時更重要、專注垂直領域做到深、經營讀者、累積長期流量為主,再從流量透過數位廣告(精準廣告)變現、閱讀受眾、品牌影響力變現,之後有機會再將這議題寫篇文章更詳細的說明。
最後,當媒體握有內容產製、掌握第一方資料之時,將會是站在生態鏈的頂端!
相關報導
- Google’s news licensing program still coming this year, will emphasize publisher branding
- Facebook news ban stops Australians from sharing or viewing Australian and international news content
- How Facebook managed to ‘unfriend’ Australia while Google came out on top
- Answering your top questions about Google News Showcase
- The Value of News on Facebook
- How Facebook News Works
- Facebook Strikes Deal to Restore News Sharing in Australia
- Facebook, Australia reach deal to restore news pages after shutdown
- 澳洲槓臉書》楊智傑/澳洲為何強制FB和Google與媒體談判?
- 2/19 澳洲政府、FB、Google的新聞戰
- 震撼! 臉書全面封殺澳洲媒體新聞……
- 一早起來粉專消失!FB禁澳洲分享新聞,為什麼敢這麼強硬?
- News Corp與Google建立3年的全球新聞合作協議
- 加拿大宣布跟隨澳洲要求Facebook為新聞內容付費
- 重磅分析》如果有一天,臉書與新聞徹底分手⋯⋯
- 澳洲同意修改媒體法 臉書未來幾天恢復新聞上架